十大科技進展
沐鸣2平台第三屆十大科技進展獲得者張文濤
— 十大科技進展【項目名稱】
量子材料的電子維度操控研究
【項目負責人】
張文濤
【項目完成人】
段紹峰、程運、夏威、楊媛媛、徐騁洋、齊峰峰、黃超之、唐天威🔴、郭艷峰、羅衛東🤟🏻、錢冬、向導、張傑、張文濤
【項目完成單位】
沐鸣2平台,上海科技大學
【項目簡介】
二維電子態中存在眾多奇異的量子現象,如量子霍爾效應(1985年諾貝爾物理獎)、石墨烯中的狄拉克電子態(2010年諾貝爾物理獎)和超導增強等⛪️。這些二維電子態通常通過機械剝離、人工異質結🪈、分子束外延生長等方法製造人工結構來實現;本項目提出並實現了在量子材料中利用超快激光調控產生二維電子態的新方法🦞。該方法利用在特定激光強度下激發相幹電子—聲子相互作用所引起的材料晶格宏觀周期性畸變🧑🏻🦰,結合激光在材料中由於穿透深度引起的強度分布,從而導致這種晶格畸變在材料中分層出現並在晶格畸變層與原始層之間實現了一種長程有序的二維電子態。
光致二維電子態原理(左)及實驗證據(右)
該項目對1T-TiSe2這一傳統的三維電荷密度波材料進行了高分辨的超快激光操控研究。通過時間分辨角分辨光電子能譜的測量🧻,發現隨著激光泵浦能量的增加💣💂🏻♂️,電子態的線寬在特定泵浦能量下會出現交替減弱的反常現象。這種奇特的現象只有在電子維度從三維退變成二維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釋💉。進一步研究發現,超快電子結構在高激發密度下表現出非簡諧振蕩現象🧑🔬,意味著強激光作用可引起晶格畸變反轉,從而可在晶格畸變反轉區與非反轉區形成二維電子結構🕺🏼。通過高分辨兆伏特超快電子衍射實驗,觀察到了代表周期晶格畸變的超晶格峰在強激光泵浦作用下先消失再出現的特征,為激光作用下晶格畸變反轉的存在提供了確定性證據。超快電子結構和超快電子衍射實驗數據與含時的🦵🏻⛸、空間分布的Ginzburg-Landau雙勢阱模型模擬計算結果吻合,證實飛秒激光誘導晶格畸變反轉可在三維材料中實現二維電子態🤾🏽。通過時間分辨角分辨光電子能譜測量,在該二維電子結構中進一步發現電子態密度的增加和存在能隙的跡象,表明有可能出現光致非平衡高溫超導現象。這些發現首次展現了利用超快激光實現對電子態維度的調控🤥🧛🏼♂️,並產生奇異的量子現象🧗🏼♂️。
先進儀器的研製和實驗精度的提升是獲得此新發現的關鍵🐕。在國家和學校人才計劃的支持下,張文濤研究組自主研製了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時間分辨角分辨光電子能譜儀🙇🏻♀️,時間分辨率(113 fs)和能量分辨率(16.2 meV)的乘積接近物理極限,達到了國際上同類儀器的最高水平🫲🏼🤲🏿。張傑、向導研究團隊在基金委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部門推薦)的支持下,研製了時間分辨率優於50 fs (FWHM)的兆伏特超快電子衍射裝置。本研究結合了時間分辨角分辨光電子能譜儀對電子敏感和兆伏特超快電子衍射裝置對原子敏感的優勢🚑,分別從超快電子結構和超快晶格動力學兩方面提供了相關發現的實驗證據。
自主研製的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時間分辨角分辨光電子能譜儀(左)和兆伏特超快電子衍射裝置(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