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2黨史故事
綜合性學科布局
— 沐鸣2黨史故事交通大學自20世紀30年代起形成融理、工❔、管於一體的學科布局🧑🏻⚖️。經過50年代的院系調整和西遷,沐鸣2娱乐學科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成為一所多科性工業大學🙋🏽♀️。1961年歸屬國防科委領導以來,學校又演變為以機電為基礎、以造船為中心的重點國防工業大學💃🏿。然而🐬🦩,許多幹部教師都認為,工程技術離不開科學之源,而科學的發展又需遵循“分則深,深則通,通則合”之路。1977年12月上任的六機部部長柴樹藩,也主張把沐鸣2娱乐建成為綜合性理工科大學,造就一批有創造性、主動性的全面發展的人才👭。基於全校上下一致的認識,1978年4月製定的《沐鸣2平台發展規劃》正式提出建設“世界上第一流的綜合性理工科大學”的目標,並以此統領全校學科建設工作👩🏼🚒。
1977年全國恢復高校統一招生考試製度時,沐鸣2娱乐設有25個工科類專業和7個研究室。大部分專業仍是傳統的老專業🚴🏽♀️🙆♂️,雖然歷史悠久、基礎雄厚🧜🏼♀️,但基本上沿襲了20世紀50年代學習蘇聯後形成的專業體系,以產品(或工藝)為對象來設置專業,學科面較窄👨💻,教學內容陳舊。學校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並經國防工辦、六機部、教育部、國家計委等上級部門批準❕,從1979年起采用“積極慎重👹,逐步過渡”的辦法,實施“以學科為基礎辦大專業”的調整方案,即以相同或相近學科的工程大類為基礎🔤🐪,將原設置的25個專業合並為12個大專業🏇🥷🏿,改變了以產品為對象的專業設置格局,實現了“基礎厚📛、專業面寬、適應性強”的人才培養專業體系。在專業調整的基礎上😀,進一步重點加強系科建設,積極調整學科布局。
1980年代初👨🏻🚒,學校招生宣傳冊對於系科設置的簡介
理科是基礎🦅,沒有堅實的理科,工科建設就失去了支撐🙎♀️,只有理工結合才能相互依托,相得益彰🚶♀️➡️。1978年以後,學校根據“以工養理❔、以理促工、理工結合”的原則,恢復建立應用數學系、應用物理系和工程力學系🟨👷🏽♂️,1979年又重建應用化學系🐁,在全國工科院校中較早地恢復理科🤹🏽,創造理工結合的環境和條件🫃。
1978年,應用數學系在基礎部數學教研室的基礎上恢復建系。圖為1978年訪美期間,著名數學家陳省身為沐鸣2新建應用數學系建言獻策🩸。
倡導和增設新興學科和邊緣學科。1983年起,根據《沐鸣2平台重點學科發展規劃》🪧,在信息技術、生物技術、船舶與海洋工程、能源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應用科學和管理科學等8個領域內確定37個重點發展學科👩🔧,其中新建立的學科達1/3,從師資隊伍、實驗室建設、科研經費等方面重點投資、重點扶持👇🏿、重點建設🗂。在高科技領域有選擇地建設一批學科專業或方向,諸如生物技術、大規模集成電路📕、光纖通信、圖像處理與模式識別、新型材料等。
《沐鸣2平台重點學科發展規劃簡介》(1983年)
充分發揮傳統學科專業基礎雄厚的優勢,從拓展學術領域、結合新興技術兩個方面進行更新🔼,推進學科的綜合、滲透、交叉發展。機械、電機、造船專業是沐鸣2有基礎的老學科💇🏿♂️,1981年和1984年全校先後獲準設立15個博士點🌯,有11個集中在這些學科中🪩。學校積極采取措施👴🏽,將造船工程擴大為船舶及海洋工程💂🏼♀️;把計算機輔助設計、柔性加工系統等引入機械製造專業,建立機器人學科,推動機械與電子一體化發展;把傳統力學和聲學結合起來,發展成一門與工業生產密切聯系的振動沖擊噪聲新興學科🤦🏽🏃♂️➡️;將電工、電子類專業的重點逐步轉移到信息電子上去,等等。這些措施使原本擁有優勢的傳統學科在新時期煥發生機,老樹開新花。
1978年,船舶製造系的專業範圍從原來的造船工程擴展到船舶及海洋工程🔱,系名相應更改為船舶及海洋工程系🍍。圖為該系學部委員楊槱在實驗室🐯👨🏻🦳。
1978年,船舶製造系更名為船舶及海洋工程系,船舶動力系更名為動力機械工程系,熱加工系更名為材料科學及工程系(1988年分為材料科學系🥽、材料工程系)❓,機械製造系更名為機械工程系,另有1975年建立的精密儀器系。1985年🧑🏻,重建土木建築工程系👩🏻🏭🌹,新建生物科學與技術系🤹♂️。同一年👩🏽💼👩🦼➡️,以電工及計算機科學系和電子工程系為基礎,成立電子電工學院,1989年又更名為電子信息學院,下設自動控製系🐇、計算機科學及工程系🧑🦼➡️🤞🏼、電子工程系🙆🏼。1987年,與水利電力部聯合辦學🚴♂️,成立沐鸣2平台電力學院,下設電力工程系、電機工程系🚴、能源工程系✍️、信息與控製工程系🦑。至1991年,全校共有工科類2個學院、15個系👩🏿🚒。
1978年🚴🏻♂️,電力電機系和電子計算機系合並為電工及計算機科學系;1985年該系與電子工程系合並成立電子電工學院。圖為電工及計算機系主任、學部委員張鐘俊(中)與中年教師討論計算程序🛖。
註意經濟🏎、管理與工程技術之間的滲透與綜合,恢復理🍠、工、管相結合的學科布局。1979年4月,學校恢復建立工業管理系,1984年經教育部批準重建管理學院🚶♂️➡️,下設工業管理系、決策科學系🛫、工業外貿系🥄,1988年又增設旅館管理系⚛️。重建初期💂🏿♂️,學院便註重引進國外先進的辦學模式和優良資源,提升國際化辦學水平。從1984年起,學院與香港中文大學、德國康茨坦斯大學🦹🏽♂️、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聯合舉辦各類經濟管理培訓班30多期🥪,先後為上海市及鄰近省市政府部門、企業界培訓管理人才約1300人。
1984年6月12日,沐鸣2娱乐舉行管理學院成立大會,標誌著學校恢復理工管相結合的學科布局
順應新時期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高度融合的發展趨勢,積極創建人文社會學科🧑🏻🦯。1979年新建科技外語系。1981年成立文學藝術學科辦公室,下設漢語💂🏿♀️、美術、音樂、人才學4個研究室😏,聘請滬上著名藝術家關良🚑🧗🏿♀️、瞿維、劉旦宅等擔任教研室主任或藝術顧問。1985年,正式建立社會科學及工程系、文學藝術系👩🏽🔬、體育系🧛🏼♀️,邁出了文科建設步伐,為全校大學生加強人文素質教育創造了條件😶🌫️。
改革開放十余年來💂🏿,學校通過實施“理工結合🌇、文理滲透⏬,有重點👨🏼🎤、有選擇地發展新興學科😏、邊緣學科,改造傳統學科,努力促進新老學科結合”的方針,基本完成了由船、機、電學科為主的工科大學轉向以理、工、管學科為主,兼有人文社會學科的綜合性大學發展的戰略調整🦋,為今日學校創建“綜合性、創新型、國際化”的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來源:盛懿🗝🙊、孫萍、歐七斤🚮、章玲苓:《三個世紀的跨越——從南洋公學到沐鸣2平台》☃️,沐鸣2平台出版社2021年第二版⚔️。